▲《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金獎得主-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廖若童《翼・淨》,台電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右二)頒獎,與兩位指導老師合影(圖/台灣公益新聞網攝影群)
說明:汐止社區大學3月16日,在地方創生主委蕭陽義與顧問簡郁峰帶領下,多位學員參加由「電幻1號所」主辦的「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 攝影展開幕暨頒獎儀式,並親身體驗這座教育部十大科普基地和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覽館相關的綠能教育,累積淨零知識,並作為社大推動永續教育與淨零知識的重要基地。
台灣公益新聞網 記者〡簡傑 新北報導(新聞來源 / https://anews.com.tw/archives/34730)
座落新板特區、板橋車站旁的台電「電幻1號所」,是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覽館,地底下則是扮演新北市電力心臟的變電所。展館主打結合能源與健身房的體感互動,2019年開館至今累計超過23萬人參觀,更曾獲德國紅點等國內外大獎肯定,日前(3/16)日於館內舉辦 「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 攝影展開幕暨頒獎儀式,攝影展於2023年10月起開始徵件,經歷初評、決賽,於頒獎典禮當天正式拉開序幕。金獎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廖若童《翼・淨》、銀獎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吳典容《風動時光》、銅獎明志科技大學數位行銷設計學士學位學程 鄭安茜《永揚能漾》,該攝影展有8件入圍、5件佳作,共16件作品。
我思我見我行動
以獨到眼光紀錄永續,讓「淨零」可聞更可見
主辦單位台電「電幻1號所」表示,「淨零」是這個世代要守護世界的重要目標,「視界」則是提醒人們要擴展自己的視野,電幻1號所做為結合科技與藝術的展館,邀請「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數位行銷設計學士學程」、「中國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學系」三系同學透過攝影、創意構圖或影像建構故事等方式,讓大家看見淨零視界。
現場除了三校師生及汐止社大外,亦有許多攝影、綠能產業及社區大學的舊雨新知共襄盛舉,台電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分享了淨零的趨勢以及美學於綠能溝通中的角色,也感謝師生們熱情參與本次徵件展覽,讓同學主動了解淨零相關知識,悠遊於創意中。
台電表示,台電積極傳遞各種面向的電力思維,這次透過三校學生對自己攝影作品的理念介紹與創作心得分享,讓未來的綠能中堅份子,對淨零路徑與ESG議題有初步扎根與窺探。本次徵件展覽中,挑選出美學與敘事俱佳的優質作品,讓寶貴的創意軟實力能夠軟化淨零知識,實踐台電作為電力創新的引路人。
汐止社大社區創生主委蕭陽義對於台電能透過「電幻1號所」,將地底下扮演新北市電力心臟的變電所,打造成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覽館,還有許多能源、健身與親子多感體驗,頗多讚許,透過這個攝影展讓設計影像系所學子親自關注省思到電力與環境和生活的重度連結。
曾經當過傘兵的蕭陽義更是現場體驗了兩次「VR六軸機器人」對於台電在中部風力發電透過虛擬實境的體驗嘖嘖稱奇,也表示「要和汐止社大鄭校長報告這個教育部十大科普場域,分梯次邀請學員來參訪」
▲曾經當過傘兵的汐止社大社區創生主委蕭陽義(左)更是現場體驗了兩次「VR六軸機器人」對於台電在中部風力發電透過虛擬實境的體驗嘖嘖稱奇(右為汐止社大顧問/台灣公益新聞網總編輯簡郁峰)和「電幻1號」館長鄭維剛合影。(圖/台灣公益新聞網攝影群)
▲參與活動的汐止社大學員團隊與台電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右二)合照。(圖 / 陳仁杰提供)
展覽有8件入圍、5件佳作,以及銅獎 明志科技大學數位行銷設計學士學位學程 鄭安茜《永揚能漾》、銀獎 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吳典容《風動時光》、金獎 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廖若童《翼・淨》共16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有同學獨到的視野觀察和故事,詮釋淨零視界與環境永續,每件作品也都印製成明信片供現場觀眾自由索取,館內因作品而有了獨特風貌,電幻又再次成為外拍熱點,並為電力美學打開無限可能。
台電電幻1號所《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即日起免費展出至2024年6月30日(開館時間10:00-18:00,週一休館)
▲《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銅獎得主-明志科技大學數位行銷設計學士學位學程鄭安茜《永揚能漾》 (圖/台灣公益新聞網攝影群)
▲台電電幻1號所《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台電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比出閃電手勢開心頒發入圍者獎狀(圖/台電電幻1號所提供)
▲台電電幻1號所《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即日起免費展出至2024年6月30日(開館時間10:00-18:00,週一休館) (圖/台電 電幻1號所提供)
▲台電電幻1號所《淨零視界 電幻同行》攝影展頒獎典禮,現場除了三校師生外,亦有許多攝影、綠能產業及社區大學的舊雨新知共襄盛舉(圖/台電 電幻1號所提供)
▲座落新板特區、板橋車站旁的台電「電幻1號所」,是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覽館,地底下則是扮演新北市電力心臟的變電所。展館主打結合能源與健身房的體感互動,2019年開館至今累計超過23萬人參觀。教育部十大科普基地(圖/台灣公益新聞網攝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