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郁峰老師的「發現職人品味人生百味」 帶領學員一起聆聽恒亞貿易創辦人陳煙平的精彩人生故事

▲汐止社大頒贈感謝狀與顧問證書給陳煙平總經理(左二),感謝他支持贊助課程。左起:鄭維棕校長、陳煙平總經理、蕭陽義主委及簡郁峰老師。(照片/瓊瑤)發現職人公益傳播培力工作坊


有溫度的企業家,走進課堂,也走進了心裡

文 / 邱卉君(楚惠)   怡品事業公司 執行長

昨天的課程是我永遠會記住的一個下午。

身為「說故事高手」的班代、也是「發現職人課程」的學員,有幸親身採訪了這次的課程贊助者恒亞貿易公司創辦人陳煙平總經理,也是今天的職人分享者。

這場採訪不只是一場採訪,更像是打開了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故事書。

他的故事,一開始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背景,反而是在「豬圈環繞、氣味濃厚」的社子島長大,陳總經理表示那樣的環境,讓他童年常常覺得自卑,但也是那段歲月,培養了他一輩子帶著走的毅力與堅持。

陳總經理時刻發散著;就算出身貧寒,也不要失去感恩和前進的力量;讓人感受~即使在雨中,也好像感覺喝了一碗熱湯般的溫暖且富足。

從藥品原料相關的創業者,到投入扶輪社、默默推動公益相關,這門「說故事高手」課程,也是陳總的贊助,才得以圓滿推展。

讓我感動的,還有重新認識了「公益」與「企業」的關係。它們不是兩條不相干的平行線,反而可以在某個時刻,交會出很強大的力量;企業能賺錢,也能傳遞價值。公益不只是捐款,更是企業家選擇以不同方式,回應這個社會。

他沒有喊口號,只是認真做每一件事、說每一句話,讓每個瞬間都好有重量。陳總經理用著「人生最重要的是持續學習、對人厚道,還有不忘初衷」的方式,對待他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個午後是我近日最大的收穫,不只是認識了一位企業家,更是遇到了一位用生命說故事的人。
也希望自己,未來能像他一樣~用自己的故事,感染人、協助人,讓世界多一點溫暖與行動。


在社子島感受職人精神的溫度

文 / 筑麟

今天下午參加了「發現職人・品味人生」課程,跟隨汐止社大的鄭校長與簡郁峰老師,一起前往社子島拜訪恒亞貿易的陳總。在他自建大樓內的會議室裡,我們聆聽了一場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也親身感受到一位職人背後的堅持與溫度。

陳總從清寒家庭出身,年少時就協助家中養豬,母親省吃儉用、聰明理財,為家人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分享了一些珍貴的舊照片,讓我們看到那段辛苦卻充滿愛的歲月。退伍後,他在藥廠工作十多年,累積了許多寶貴經驗,之後靠著簡單的英文一步步在國際間拓展人脈,最終成為知名的藥品原料供應商。

陳總說,早年的艱辛是他今日成功的養分,提到已逝的雙親時,他一度哽咽,讓在場的我們也深受感動。他不只在商場上努力,也長期投身公益,資助偏鄉學校,回饋社會。他提醒我們:「能不吃藥是最好的。」簡單的一句話,道出對健康與生命的尊重。

最後,鄭校長致贈感謝狀與顧問證書給陳總,也頒發榮譽副校長證書給劉汶琪博士。這一刻,不只是對貢獻的肯定,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鼓舞。

這次的參訪不只是認識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學習。從陳總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堅持、感恩與回饋的力量,也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社子島少年到台灣藥品原料領先進口商:恒亞貿易有限公司創辦人兼總經理陳煙平

文 / 黃瓊瑤

今天,去拜訪在兩河流域(淡水河與基隆河)的社子島王子陳煙平總經理,分享了他的故事,從小時候,到服役、創業、做公益、進修,直至今日。

沒有王子童話故事般的華麗生活,從小與豬為伍,和家人一起分擔家務,做粗活,一路腳踏實地辛苦上來⋯高中學歷的他,接下的西藥原料進出口商的工作機會,用著菜英文在與老闆/客戶對話,聽他說著:為了提升英文能力,報名了地球村,這樣從北到南出差時,有空檔就可以去上課(想想慚愧,以前也在地球村上過課呢),當時堅強與毅力的精神真的令人欽佩,甚至後來忙碌工作之餘,念了EMBA!

▲簡郁峰老師的「發現職人品味人生百味」,帶領學員拜訪恒亞貿易創辦人兼總經理陳煙平,並一起聆聽他的精彩人生故事。(照片/瓊瑤)

一路上遇到的貴人,給他機會,給他照顧,他也都很爭氣的自己努力的一點一滴向上出人頭地,創了業,甚至加入了扶輪社,在自己有能力之餘,開始默默地做了公益,也許因為之前常在扶輪場合看到他,覺得他很活耀,但聽著分享,原來是個如此低調行動的人。

他說:「為自己打造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並感染身邊的人參與行動」,這句話觸動到,這也是我想要努力的方向,做個有十足影響力的人,讓社會更美好!

發現許多成功的人,必定都會遇到上天給的考驗,2022年一把火燒掉倉庫庫存近兩億的損失,讓他哭笑不得,還是得堅強淡然面對,或許也是重新省視思考的機會,但還好陳總福田重的夠深,悠悠然地度過這個難關!

他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陳總說他只是認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他只想著:「成就事業,以顯父母」,能讓父母因他而驕傲,當時的他哽咽了一下,可以感受到他一定與父母的感情很好。我絕對相信,陳總的父母必定很引以其為榮!!回首來時路的辛苦付出與努力,一切都值了!

現在的他,正在寫著自己的故事,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溫暖又強大的影響力……


苦難後的甘甜

文 / 蕭陽義 主委

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陳煙平總經理的右手肘,看得出來是略彎的!可以看得出年輕時的陳總生活多麼的辛苦!

父親曾是母親家的(長工),父母婚後,堅毅的母親願與丈夫同行同命⋯⋯少年的陳總與父親的共同勞力活,除養豬之外,尚做了(賣肥)活!

什麼叫做(賣肥)?就是收集豬糞人糞,裝入桶,划著船,沿著淡水河賣給(供應)當地種菜的農民,以增土壤養分⋯⋯同時,要養豬,少不了去到處收餿水,供豬食⋯⋯

學徒、服役三年、海軍陸戰隊(與他交談得知)、駕駛兵、苦學英文、摸索藥學、奔忙世界各國、考慮創業、資本、業務、生意、營運、批准文件、技術條件、同行競爭、上下游協商、國家標準、國際規範⋯⋯重重艱辛!可以想像!

他的格局,隨著(更超越)其成功與財富,公益慈善、社會服務、心廣體胖、心善襟寬⋯⋯這樣少年出身的孩子,能夠今天,百𥚃千𥚃難得其一!是天生天選的基因與苦難後的甘甜!而不是發掘?或培養?


在社子島聆聽生命的厚度一場職人精神的感動旅程

文 / 劉汶琪博士 汐止社大榮譽副校長

今天下午,隨汐止社大鄭校長與簡郁峰老師「發現職人・品味人生」的課程,前往社子島,拜訪恒亞貿易陳總,聆聽他精彩的人生故事。地點是在他自建的大樓內部的會議室,一如他的精神,實在又樸實。

▲劉汶琪校長。(照片/Michelle)

陳總出身清寒,年少時便在家幫忙養豬,還要從餐廳收集剩餘菜餚當作飼料餵豬。母親勤儉持家,善於理財,只要有一點積蓄就買地,為家庭打下基礎。他分享了許多老照片,畫面中可見當年的豬舍與一家人辛勤工作的模樣,格外動人。

高中畢業後服兵役,退伍後進入藥廠工作十餘年,累積經驗後毅然創業。他靠著簡單的英語,在國外一點一滴建立人脈,如今已成為國內多家藥廠的原料供應商。他談到,過去的辛苦是如今成就的養分,而這份成果,也成了對雙親最深的告慰,說到這裡他一度哽咽,讓人動容。

除了經營事業,他也長年投入公益,持續資助偏鄉學校,回饋社會。他也不忘普及藥品知識,語重心長地說:「能不吃藥是最好的。」

最後,鄭校長頒發感謝狀與顧問證書給陳總,也特別頒發榮譽副校長證書給我。雖然退休後對職稱已不執著,但能被看見、被需要,感受到自己仍有價值,心中仍是滿滿的感動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