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素秋Rachel這位玩香、問香與傳香的台灣氣味的推手,工作與生活中有很多「香遇」的感動,這場在台中蔦屋(Tsutaya)書店香氛講座(圖/黃素秋提供)(文章轉載自《台灣公益新聞網》)
【汐止社大×台灣公益新聞網】
汐止社區大學114年春季班【公益傳播+培力工作坊】
文/攝影:採訪小組〡黃瓊瑤、蔡沛親、簡曉萍、李義樹
她,生於台灣南投縣純樸的鹿谷鄉,人生跑道不停轉換,從高中老師、空姐到和與另一半共同創立檜山坊,成為台灣氣味的推手。目前推廣著植物香氣療癒,希望能擺渡更多心靈需要陪伴的人們。她帶著檜木般堅韌精神,一直勇往前行,低調堅持走在對的道路上,持續溫暖人心,發揮影響力,帶給社會溫暖,展現最佳女力典範。她告訴我們:善能生善、愛能生愛,阻擋就是增添。汐止社大【公益傳播+培力工作坊】 特派採訪小組專訪這位優雅韌性的女力創業家-檜山坊共同創辦人黃素秋。
▲從高中老師、空姐到台灣氣味的的心靈推手-檜山坊共同創辦人黃素秋
每個人生階段,扮演不同角色,高中老師、空姐、夫妻創業
不一樣生活期許,但中心原點都是以家人為出發
黃素秋說,自己的父母從小都希望孩子能當老師,畢竟以前教師社會地位很崇高,有寒暑假且收入穩定,對當時母親癱瘓在床需要有人照顧,這似乎是很好的選擇,理所當然就成為一名高中教師。在手機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一位高三生在週記上寫下疑問:「老師,如何可以成為空姐?」。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了尋求答案,她親身經歷準備考試的過程,卻意外地,接獲航空公司的錄取通知。當時心想,這工作不就是心中理想的工作嗎?薪資水準更高、工作時間更彈性,可以照顧媽媽,於是她勇敢接下這份職位。「當時心裡唯一想法,就是要擔下養家的重擔!」黃素秋感性又堅定地說。
在空姐服務期間,某日喝醉酒打錯人的日本客人,他的一巴掌呼出黃素秋重新省思未來的方向,於是留停一年至日本念書。
創立檜山坊背後的孝親故事 「為什麼不把森林帶回家呢?」
黃素秋的另一半勇哥-李清勇當時在科技業高就,每周末要帶著罹癌的公公到近郊的烏來與拉拉山去散步,吸收森林的芬多精,接受大自然的洗禮;「我公公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炎,年輕時菸抽太兇了。」黃素秋的公公因為肺部問題,時常感覺吸不到空氣,家中常備著大型的氧氣機與氧氣面罩。每當拉拉山的水蜜桃成熟了,呼吸艱難的公公就會吵著上山,想去親近山林吸收森林的芬多精。孝順的夫妻倆就會驅車前往,會暈車的黃素秋一路暈吐上山,兩人每每徒手或推或扛,將公公的輪椅得以在枝繁葉茂的小路上緩步前行。
森林的檜木林和扁柏古木,香氣和安靜時光,總能舒緩老人家焦躁不安的心靈。「接受日本教育的公公,他老人家本來就喜歡檜木的味道,一到棲蘭池附近,就吵著不想回家了。」夫妻倆曾認真考慮過在棲蘭山買房子讓父親養病安頓,但轉念一想,公公也不捨兒子舟車勞頓的辛苦,無心的一句話:「為什麼不把森林帶回家呢?」 開啟了他們起心動念創立「檜山坊」的品牌經營之路。
從尋尋覓覓原料,「應該要去找專門做檜木家具的工廠。」直到有一位老先生指點迷津「你們如果要找最純正的木料」有了來源穩定的木料供應後。經過多次摸索、夫妻倆決定在製程中以二次蒸餾方式,去除精油中的雜質,保留檜木最純淨的質地,加上陸續的產品開發與香氣定調,直到找到台灣檜木研究許久,最後找到心目中「台灣的味道」,用檜木屑精煉成的精油,陸續開發出相關香氛產品,成為向市場叩關與持續傳香,從台灣到日本與世界的價值所在與口碑依據。
黃素秋覺得人生的緣分很奇妙,她自己如今回過頭看,反而要感謝這三階段的貴人:父母、寫週記的學生、酒醉的日本客人。因為人生沒有預寫的劇本,在每個人生的重要轉折,她都是以家人為首要的考量。她告訴自己:「人不要試圖作正確的決定,但是一旦做了選擇,就要把它做到正確。」
孝順,盡在陪伴與自在互動中,黃素秋在臉書留下帶著父親走讀出遊的映像,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從小到大,爸爸總希望我能離開農村當個老師,一份穩定、受人尊敬的工作,一條他認為安穩又踏實的路。
我努力朝期待前行,當過老師,走上講台,但只一年..
我選擇空服,不被爸爸理解的離開,背負很多責怪和失望,更多是不希望我在外吃苦承受闖盪的沈浮國外的兜轉回來,我還是沒回到學校,知道自己不是聽話的孩子,但很清楚所從事的一切,挑戰但十分心安。
謝謝爸爸,也是長年父兼母職的媽媽,總是用沉默的溫柔,做我背後最大的力量。」
▲經過人生轉折與淬鍊,對家鄉與親人更眷戀,體會歲月流轉的幸福滋味。黃素秋只要有空就會返鄉探望年邁的父親或帶著他走走(圖中 帶黃爸爸逛檜山坊Lalaport永續直營門市),孝順,盡在陪伴與自在互動中,在臉書留下帶父親走讀出遊的映像,字裡行間都是深情。(取自黃素秋Rachel臉書)
女力是柔中帶剛,堅持不懈的力量,如同檜木的精神,生活中言行自然融合
黃素秋提及,女「力」,是力量遠多於美麗,現今社會每位女性都是女力的代表,一如檜木屹立不搖生長在台灣寶島上一樣,是股堅毅溫柔不滅的力量。她認為女性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真的不容易,是女兒、是媽媽、是媳婦,是職場婦女!每一個角色都得盡力去做好。自從創辦「檜山坊」之後,如何將檜木的精神融入在生活之中,代表著永恆的陪伴,能給予大家很多很多的正向能量,成了她持續覺察與精進的使命旅程。
女性的天生本性就是花的代表,應是柔媚嬌美,黃素秋看到自己的女性友人和客戶,漸漸在職場或生活壓力增添之後,逐漸失去身為女人的嬌媚,但在檜山坊,她將女力精神和企業的核心價值,成了很自然的一個融合,沒有任何突兀。
或許是小時候的生長環境,造就現在的韌性,連送貨這種粗活,只要時間許可,她也是親力親為,畢竟人跟人之間是需要有溫度的交流,方能持續更多能量交換。她說,把吃苦當成吃補,凡事正面思考,就不會覺得辛苦了!
檜山坊香氛學院的使命-成為最佳的心靈陪伴者
2020年初,Covid-19的疫情讓百貨櫃位都沒有客人,但櫃上原生蕨類與「台灣阿嬤」蘭花的佈置加上檜木的香氣,卻吸引了其他櫃姐們靠近,讓她看見疫情下眾人的憂鬱、失眠、恐慌,同時也看見了轉機–原來植物的香氣,可以為沉寂的空間帶來生命力,因此成立了芳香學院。這種下了檜山坊的新起點,讓人群在疫情後彼此間的疏離感,因香氣獲得療癒而靠近。
「在這裡,植物療癒陪伴人心。有人在香氣中走出憂鬱;有人為了幫朋友多帶回香氣訊息,可即時趕上飛機能多問就多問;有打拼的女強人,願意把人生故事說出,笑著訝異自己怎能如此敞開心胸暢談。」黃素秋發現:原來植物的力量不只是情感上的療癒,也是真實守護健康的存在。
在12年創業生涯中,黃素秋越來越能體現在檜山坊實踐的不只是消費意義,更具有社會共好價值,無論你在哪個人生階段,皆能以香氣為線,把植物、故事、療癒與陪伴織進每一個人心裡。
她曾告訴一位紐西蘭來的客人一段話:「盛不盛開,花都是花;有你沒你,我都是我」,這位客人因私人原因遠離台灣,30年不能返台,客人的故事中有許多的委屈與無奈。她說,反觀一路走來,香氣好似幫助陪伴了很多人,但其實都是自己從客人身上中獲得,不但擺渡自己更能擺渡更多人的心靈,讓每個人都可以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
在檜山坊,那一縷香氣,似乎可以讓人在心裡靜靜地長出那座清幽的森林,褪去一身俗世傭擾,讓身心靈獲得沉澱與解脫,得到一個新生的自我。
給新世代年輕人勉勵與期許
現代年輕人面對的環境較以前複雜太多了,在這個資訊爆炸、AI大爆發的年代,各種觀念和價值觀不斷地影響他們,選擇太多反而不易篩選正確的選項。所以黃素秋想提醒新世代的年輕人在做任何決定時,首要考慮選擇後是否會對家人造成傷害,是否能對自己的家庭、公司、社會以及身邊的人帶來幫助,多給一些同理心而非只是將個人利益擺第一位,以自我為中心。讓做出的決定能夠讓自己、讓其他人都感覺到舒服。接著選擇之後,就要全力以赴,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要有持久力、堅持力,否則困苦的瓶頸會一直不斷重複。
黃素秋以女性創業家的角色心有所感地指出創業的路上充滿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帶來成長的養分,讓我們的夢想變得更加珍貴。她希望每位年輕人都能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與成長。
▲與青少年對話!在中山女高和師長與同學分享一個結合文化,產業與永續發展的主題-全球香氣經濟與檜山坊如何綻放國際(圖/取自Reachl臉書)
檜山坊持續不斷公益行 默默走在永續經營路上
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 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概念越受重視,檜山坊一直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已投入很多。例如,與林業署合作植樹計畫,抱持著取之自然,回饋於自然的初衷,一開始並沒有想太多,就默默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黃素秋以芳香療法讓檜山坊的玩香、問香與傳香發展成為台灣獨特的氣味產業,汐止社大校長鄭維棕也親身體驗一番。
隨著近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投入在植樹造林,檜山坊開始思考如何調整轉型做些不一樣的事,近年響應齊柏林基金會做環保教育,或是近八年固定捐贈給綠色和平組織支持他們做海洋保育,或是對親愛愛樂(是來自南投仁愛鄉親愛村的孩子組成的弦樂團,曾獲維也納世界青少年音樂比賽冠軍的台灣之光)的音樂活動支持,還有包含最近與插畫家Bobo做聯名款的抱抱莫利護手霜,銷售所得的一部分會捐給憂鬱症防治協會,以協助更多患者走出憂鬱的枷鎖等等。現在產品的設計也皆採用回收塑料再利用(PCR)的包裝,不同的層面,都彰顯著他們重視永續循環與社會責任的實踐。
檜山坊並非一昧只在意銷售業績,而是希望透過如檜木般地核心精神,能傳遞更多的愛與溫暖,讓公司永續存在,發揮更長遠的影響力,為社會注入更多溫暖的力量。
▲汐止社大由公益傳播推手簡郁峰老師(前排左二)帶領的【發現職人 品味人生百味】課程,2024秋季班首發參訪職人企業就是「檜山坊」,師生群對於這家兼具人文、環保與社企理念的企業深感敬佩,汐止社大鄭維棕校長(前排右二)與地方創生主委蕭陽義(前排右一)師生們與創辦人李清勇(前排左一)和黃素秋合影。(圖/簡郁峰提供)
黃素秋 小檔案
現職:檜山坊共同創辦人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曾任:
1988年高中老師
1989年Northwest Airlines 擔任空服員
1995年日本留學
1999年廣告公司負責人
2013年經營日本料理店
2013年創辦檜山坊 台灣檜木香氛領導品牌
專長:芳香療法、植物療癒
興趣:爬山、攝影、閱讀、芳療教學
座右銘:善能生善、愛能生愛,阻擋就是增添
以上專題為【汐止社大×台灣公益新聞網】合作之公益傳播行動計劃
汐止社區大學114年春季班【成為說故事高手-公益傳播+培力工作坊】 課程
指導老師〡簡郁峰
採訪小組〡黃瓊瑤、蔡沛親、簡曉萍、李義樹
延伸關注〡一位環保志工用笑聲感染大家 以行動翻轉土地 公民記者高阿福 找回萃湖美力 發現城市叢林的「綠寶石」(影)
▲檜山坊採訪小組,訪談共同創辦人黃素秋,在公司展示區前留影(圖/黃瓊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