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7~10/31(週一至週五),汐止社區大學舉辦公民與共學系列活動,歡迎大家免費入場聆聽。
汐止社區大學從10月27日(週一)至10月31日(週五),每晚19:00~21:00,在校本部汐止國中二樓視聽教室,舉辦一系列公民與共學精彩活動,邀請深耕在地文創且成為台灣之光品牌、國寶級交趾陶、長期推動淡蘭古道成為綠色旅遊典範、網紅導演及汐止社大著名的合唱團,分享他們的經驗及相互研討。此系列活動,除了汐止社區大學師生外,也非常歡迎汐止鄉親免費蒞臨參加。
演講者〡林榮國(陶作坊 董事長)
10月27日(週一) 1900~2100
題目:【台灣創新〡汐止之光】陶作坊如何走出品牌之路
▲林榮國董事長。(陶作坊提供)
陶作坊創辦人董事長林榮國,「以器皿形塑生活美學」以器引茶的陶藝生活倡議家,2016年獲百大經理人獎,公司曾獲國家磐石獎與產業創新獎。獨家老岩泥 創造在地印記,展現器具的親土與美感。從總統府、故宮博物院、台積電、慈濟、福壽山等企業界與非營利組織和懂得品味的生活家與收藏者,送禮自用和聯名合作的指定品牌,蓄積逾40年創意能量被稱為「器具界的台積電」。
林榮國董事長從整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通路於一身,始於年輕人對社會的觀察、關心及一點志氣,「要改善人們生活品質,需從鍋碗瓢盆做起」。從創辦人林榮國打造製作的第一把小壺開始,投入陶瓷茶器具開發超過四十年,迄今已成為知名的專業茶器具創作品牌,更是茶文化體驗的領航者。
42年來,「陶作坊」源自台灣的品牌,在兩岸三地的華人圈有深刻的人文價值,陶藝家出身的創辦人林榮國有職人的研發精神與使命,和擅長運用地方的土配上釉藥,創造在地印記,獨家老岩泥,呈現在壺與杯,展現器具的親土與美感,深受消費者歡迎,一路走來有很多死忠的客戶緊緊相隨。40幾年來創作具藝術及實用性的一系列作品,希望以藝術為本質的理念,結合專業的技術,將陶藝的創意及表現技法,運用在每一件自創的茶器具上.。作品行銷於台灣各大百貨公司,知名茶藝館,茶莊, 同時外銷至新加坡, 日本, 韓國, 香港, 美國, 馬來西亞, 加拿大及中國大陸等地。從起初的茶藝館通路走向百貨與獨立門市,全盛時期全球70幾個直營通路,上百個據點,旗下300多位員工,陶作坊一步一腳印,早在曾經眾人喊出經營文創品牌之際,他們就已做到文創產業的規模。(資料來源:台灣公益新聞網)
演講者〡莊介誠 吳鴻禧(汐止合唱團 講師 團長)
10月28日(週二) 1900~2100
題目:【師工學共學】在地社團的推展與經營
▲汐止愛樂合唱團(照片 / 汐止社大)
汐止愛樂合唱團每週二晚上,都在汐止社大上課練習。莊介誠為合唱團之指導老師,莊老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莊老師大學期間參與多項歌劇選粹演出(費 加洛的婚禮、女人皆如此、魔笛等),多次受日本東京藝術大 學名譽教授 Tatara Michio 指導。目前也擔任蔚藍之聲合唱團助理指揮及基隆高中合唱團指揮。這幾年,汐止社區大學愛樂合唱團曾與新莊社大合唱團及禮韻合唱團將在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一起舉辦公演。也曾在今年七月在汐止圖書館舉辦公演。今年12月14日還有一場汐止社大、新莊社大及禮韻合唱團三團在汐止圖書館的演出。
汐止愛樂合唱團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社團經營的有聲有色,也參與各種公開演出,團員已接近五十位。此次汐止社大特別邀請莊介誠老師及團長吳鴻禧分享汐止愛樂合唱團的成長經驗點滴,提供大家彼此學習。
演講者〡陶翼煌(台灣綠色旅遊協會 理事長)
10月29日(週三) 1900~2100
題目:【綠色遊程】如何創新實踐綠色旅遊永續之道
▲推動淡蘭古道及淡蘭市集活動的陶翼煌教授。(照片 / 汐止社大)
陶翼煌教授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環境學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在學期間,他的專業訓練跨越地球科學、環境學與應用地理學等領域,因此具備較為跨域的研究基礎。曾任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休閒產業管理領域副教授。
擔任臺灣綠色旅遊協會理事長,也曾擔任臺灣文化創意學會理事長、臺灣徐霞客研究會會長等職務。曾擔任水利署「歐盟氣候變遷調適國際合作」計畫主持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浪漫台三線輔導學者、外交部委託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與訓練講座教授等身份。他也曾擔任新北市「水環境改善計畫」的輔導顧問。
在大學社會責任(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領域主導「淡蘭古道南路綠色旅遊培力起飛」計畫。長期推動台灣綠色旅遊永續之道。
他主持「淡蘭古道南路綠色旅遊培力起飛」計畫,結合地方文化、生態資源、社區營造與旅遊動線設計,嘗試將古道(如平溪、菁桐、石碇等路段)發展為具有綠色旅遊特質的路徑。在這計畫中,他推動導覽培訓、解說規劃、生態保育議題的結合等。在深坑與石碇,陶教授協助地方政府與社區辦理永續治理與綠色旅遊主題講座,強化地方居民與業者對綠色旅遊的理解與參與。
他主張綠色旅遊不應只看成單純的旅遊活動,而必須與社區、環境、生態、地方文化、產業治理等結合。強調要找出地方的「文化 DNA」或特色作為發展核心,避免採用與地方脈絡脫節的活動設計。在活動中注重生態保育、在地參與、永續治理以及環境友善經營,避免旅遊對環境的破壞,提升旅客與社區雙向共益。他也會針對社區低碳、環境教育、資源整合等議題設計方案。
演講者〡黃駿翔(導演及網紅「黃導爆爆」YouTuber)
10月30日(週四) 1900~2100
題目:【媒體識讀】如何在短影音時代舊瓶新裝,創新眼球流量
黃駿翔(以「黃導」或「黃導爆爆」為人所知)是一位活躍於台灣影視與新媒體領域的導演、攝影師與內容創作者。他在業界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資深經驗,早年以攝影師身份從事電影、電視與廣告拍攝工作,累積紮實的技術與美感基礎。
在跨界轉型的過程中,他曾擔任電影《台北物語 2:獲利者》的導演,這部續作作品使他走上大銀幕導演之路。 以相對短的拍攝天數完成該片,展現出扎實的專業與效率。
除了傳統影視創作,黃導近年也進一步投入數位與短影音領域。他在 YouTube 上運營頻道「黃導爆爆」,起初以分享生活、美食相關內容為主,但後來逐漸以短劇、搞笑段子為核心形式,迎合觀眾對快節奏內容的需求。在其作品中,常可見以「老式綜藝」的表演風格、語氣與梗為創作語彙,藉此帶出懷舊感與親切感,而這樣的風格正是其內容特色之一。
從技術面而言,黃駿翔對於短片的分鏡設計、運鏡手法與剪接節奏都有其獨到之處。他強調即便是短短幾十秒的影片,也要在畫面構圖、視覺層次上做到有變化,甚至會刻意在畫面中埋梗、讓觀眾回看細節。他也表示,他曾在三立等電視劇、綜藝攝影領域歷練過,這些經驗成為他在短影音製作上的底蘊之一。
▲黃駿翔導演。(照片 / 黃駿翔提供)
演講者〡賴國林(萬金石台灣國寶交趾陶課程 講師)
10月31日(週五)1900~2100
題目:【師工學共學】台灣國寶交趾陶之風華
▲賴國林老師。(照片 / 賴國林提供)
賴國林老師目前在汐止社區大學萬金石學習點開設「台灣國寶-交趾陶系列」之文化課程。交趾陶為國寶級的工藝技藝,這項技藝,目前也是汐止社大重點文化推展課程。
賴老師1996年創立采陶藝術坊,2000年擔任彩陶藝術文化工作團隊執行總監,2005年「金雞鴻運」作品榮獲中華郵政郵票特展永久發行、2006年榮獲國家工藝設計競賽入選佳作、2001年獲選國立手工藝研究所新春特展、2012年「賴國林交趾陶龍年特展」。其後也陸續擔任北海岸教師研習陶藝老師、戶外生活發展協會陶藝班指導老師、法鼓山社會大學陶藝班講師及年金山高中陶藝講師。2007年榮獲台北縣高中組技職教育績優教師。
▲賴國林老師。(照片 / 賴國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