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淡蘭古道汐平古道段活動,參與學員超過五十位,並在李和古厝合照。
文 / 賴季君老師 安基協會志工協助拍攝
8月10日立秋後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早五十多位喜愛文史與生態的各路英雄好漢,透過參與者互助共乘方式於汐平古道最高點磐石嶺福興宮集結出發,開始半日的【淡蘭汐止。汐平古道。在地學體驗行程】。
▲賴季君老師(左一)及林智謀老師(右二)是淡蘭古道汐平古道系列活動主要規劃及講師。此山居故厝為汐平古道上重要的地方仕紳李和議員家族故居。
▲李和家族後代介紹古厝。
本次的汐止在地學體驗行程,為比對1905年日據時期堡圖汐平古道路徑,淡蘭中路民道網狀路線的主線之一,在民國67年(1978)汐平公路(北31線道)啟用後,漸為世人淡忘。路徑由磐石嶺沿著東山路一路下行。途經雙扇蕨步道、開路碑、永春居抵東山瀑布入口的仁愛橋頭。沿途由汐止社大自然共學塾自然與生態課程講師也是荒野協會汐湖組召集人林智謀及自然步道協會謝重申老師帶領做深入淺出的文史生態解說。
磐石嶺福興宮(土地公格)自古作為汐止與平溪間的交界點,福興宮內供俸少見的土地公婆,二三百年來一直守護往返水返腳(汐止)與石底(平溪)間,先民拓墾、交換物資、生態探險及熱愛山林的人們。東山路沿途生態豐富,除了淡蘭標誌雙扇蕨,生態指標小毛氈苔,近山原生植物獼猴桃、毛山漆、賊仔樹、呂宋莢迷、牛嬭菜、長葉厚殼樹、金毛杜鵑、紅淡比、薯豆、山豬肝、山豬肉、山香圓、水鴨腳秋海棠、圓果秋海棠等,也能發現先民賴以為生的產業植物大菁、樟樹、相思樹、油桐等。
一路陡下至中坪「保甲路開路碑」,開路碑上文字為「明治四十四年九月開路紀念碑,警官高見澤保甲民」,明治44年(1911年)當時平溪隸屬台北廳水返腳支廳,為實施保甲政策,而將狹隘路面拓寬為六尺寬的「保甲路」,以利馬匹通行入山治理。該路段原有開路碑三座,現僅剩一座作為歷史見證。
下行至離終點仁愛橋約800公尺李家百年古宅「永春居」,屋主李新添夫婦熱情招待自種鳳梨及仙草茶助大伙去暑氣,並詳細介紹古宅內包含來此地拓墾先祖過往。古厝正後方高聳山杉神木為同治十年(1871)先祖天赤公為紀念開墾東山及祖母陳扁誕生而手植,是日據時期一度被申請列管,非常珍貴罕見的竹柏老樹。老屋左側頃頹古厝延伸遺構是過往焙茶房舍,下方圍籬處也種植本地特有雞爪蘭(金粟蘭),是過往坊間作為薰製花茶之香花植物。
▲賴季君老師在土地公廟介紹當地文史生態及汐止與平溪交接之菁桐古道。其左邊為東山里長虞恉剛。
本次體驗行程由安基環境永續協會蕭燦宗副理事長、東山里虞恉剛里長及計畫主持人賴季君規劃執行,這個活動也是113年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與村落文化補助專案「汐止文化振興運動~森淼水返腳」的系列走讀活動之一。並由台灣安基環境永續協會、廖先翔立法委員服務處、汐止社大、東山里辦公室、東山國小、荒野協會汐湖組、自然步道協會五指山系等共同辦理。
8/31並將舉辦系列活動【淡蘭汐止。看見水返腳與基隆河千百年共舞】,歡迎大家一起參與汐止在地的走讀活動。引領大眾透過歷史堆疊的痕跡,認識人文薈萃的水返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