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社大協辦】煤礦產業發展血淚故事〡新北各地文史工作者分享經驗

▲主辦單位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右四)與參與的汐止成員合影,右起前議員廖正良、主講人汐止東山煤礦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王安成、文史工作者胡朝進、林杉柏、姚添進及協辦的汐止社大校長鄭維棕。(照片 / 王麗美攝)

【記者 王麗美 / 新北市報導】

次大戰後民生凋蔽,煤礦開採撐起了台灣能源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汐止社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與新北市立圖書館2月1日舉辦了一場「新北煤礦文化沙龍」及「攝影家朱健炫的煤礦攝影展」,邀請新北各地的煤礦文史工作者相聚一堂,包括汐止東山煤礦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王安成、猴硐礦工文史館負責人周朝南、菁桐100團隊陳勤忠、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董事長龔俊逸、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副教授王新衡、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等一起分享推動煤礦文化產業的感人故事。包括新北市議員洪佳君、楊春妹及卸任議員廖正良都出席盛會。

主辦的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表示,基金會先前促成淡江與台大師生在猴硐瑞三整煤廠「<返照>礦工樂舞展演」深受各界感動好評,繼續推動的「礦業文化的轉譯與創生」,讓現代人更容易親近。新北市議員楊春妹表示新北許多礦坑都有原住民礦工的生命歷程參與,她將推動新北煤礦的進一步保存;議員洪佳君聽完沙龍分享時也提到將推動土樹三鶯地區的煤礦文化作出更多結合;前議員廖正良分享他是礦工後代,說到父親當年的辛苦時不禁硬咽,讓全場動容。

攝影家朱健炫為民眾解說煤礦攝影展的照片故事。(提供 / 陳世偉)

本次「新北煤礦文化沙龍」活動,吸引許多文史人士,甚至遠從大溪及基隆報名參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世偉表示,近年猴硐周朝南一群老礦工的導覽解說被許多人知道而感動,但各地還有許多煤礦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被看見。沙龍將作為文化平台,促成各地的連結來推廣。

許多人都不知「汐止」原也是產煤重鎮,汐止調解委員會主席王安成分享他40年來保存「汐止東山煤礦」的歷程。當年鄉長社區不但有運煤蒸氣火車、還有人力輕便車,透過二座吊橋運往基隆河對岸的集煤場,直接讓台鐵在短短2分鐘的「汐止火車站」旁再設了「五堵火車站」供運煤使用,可見當年產量之大。王安成也促成將在2/4通車的「鄉長厝橋」上設立「煤礦文史走廊」,成為全台首創「煤礦文化特色橋樑」,讓40年來的心願成真。

「海山煤礦」當年是全台三大煤礦,輔仁大學教授戴伯芬是礦工的後代。她在追溯阿嬤生命歷程時,發現阿嬤「張曾桂」是海山煤礦的「女礦工」,而且是「海山煤礦」的最後一位礦工,她分享了阿嬤與礦業的生命故事,阿嬤與伴侣以「預約另一個來生」繪製畫像留存,讓全場民眾感動萬分。

來自新北各地的伙伴和主講者合影。(提供/陳世偉)
活動現場。(照片 / 王麗美攝)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董事長龔俊逸分享與「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及「台日煤礦文化交流」的努力,讓台灣的煤礦工業遺產被世界看見。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一甲子的礦工故事分享,讓民眾體會「原汁原味」的礦工生活;「百年菁桐坑」作者陳勤忠建築師分享他協助菁桐礦業文化保存30年的點滴故事,每位講者的分享都讓民眾聽到「耳朵出汁」,精彩萬分。

現場也展出朱健炫60幅攝影作品、「礦工謳歌」攝影著作,以及當年拍攝的相機與底片,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策展人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王新衡表示,朱健炫當年勤走海山、瑞三、平溪等許多礦坑,留下數千幅珍貴紀實攝影作品;策展以「坑口的勞動/礦場的艱苦作業/川流不息的礦車/堅忍的女性礦工/礦村的生活日常」這五項主題述說新北煤礦的老故事。新北市圖館長王錦華指出,現代圖書館不只有閱讀功能,更成為市民重要的文化生活空間,歡迎大家來看這個兼具美學與人文深度的展覽。(授權轉載自【新北煤礦文化沙龍】煤礦產業發展血淚故事〡新北各地文史工作者分享經驗

相關報導
https://reurl.cc/VRKEmb
https://n.yam.com/Article/20230202279652
https://www.tcpttw.com/local/2023/02/02/42228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9438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qyrUX9Jd0


註冊舊生登入投課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