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事食憶工作坊】復刻傳統庚子糕(鹼仔粿) 汐止社大與田間文創汐止農會齊力推動

汐止社大與田間文創、汐止農會舉辦一場「米事食憶工作坊–復刻庚子糕(鹼仔粿)」的米食文化活動。

文 、照片 / 陳生美

汐止社大與田間文創、汐止農會近日一起舉辦一場「米事食憶工作坊–復刻庚子糕(鹼仔粿)」,活動也邀請汐止社大校長鄭維棕分享「汐止米文化故事–那些日子和那些記憶」,鄭校長以其家族在汐止超國百年的記憶,分享汐止過去的田園景觀和聚落的分布。

現場也邀請林智謀老師分享,透過許多在地的口述歷史請教耆老,解說傳統庚子糕(鹼仔粿)製作與現代製作的不同。汐止農會也特別聘請兩位老師謝秀端及魏麗秀,現場指導學員如何透過收集稻草,經過一系列的工序,焚燒收集天然的鹼水做成最原始的庚子糕(鹼仔粿)。

▲汐止米食文化活動前左二起汐止社大老師林智謀、汐止農會老師李莉慈、汐止社大校長鄭維棕。(照片/郭智佳)

主持此次活動的汐止農會老師李莉慈表示,過去台灣老一代的人,由於大家幾乎都以務農維生,家中製作的庚子糕(鹼仔粿),都是以手工製作為主。汐止早期由於家家戶戶務農,因此每個農家都有自己的田地,因此,早年的庚子糕製作的「鹼水」,並非取自化學用的食用鹼水,而是使用自己家裡種植的稻草後,將其燒成灰後再以熱水沖洗,以純天然提煉而成鹼水,由於稻草富含重要的「鎂」,由此做出來的鹼仔粿也非常美味和富含營養,一般民間甚至有人將其作為老人家治療胃病的良方。

而現在化學做成的食用鹼粉,因其含有碳酸鈉和碳酸鉀,會使得製作出來的澱粉變成「糊化」現象,糯米製成的澱粉與蛋白質糊化凝結後,澱粉就會很快膨潤,因此,使得糯米製品吃起來會友QQ的感覺。

汐止社大「民族舞蹈班」老師陳玉容也熱心參與汐止許多在地活動。(→點擊看課程


註冊舊生登入投課行事曆